×
<在线客服<
墙艺资讯

我看公共艺术中的壁画

我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艺术创作也应在市场的机制下健全地发展。但是社会文化需求的质量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它有一个培育过程。我们看到,当下在高度复杂的文化工业生产系统和一本万利的广场文化机制下,无论高雅、通俗、低级趣味都在追求自身的物质利润,在曲高和寡的现状中,自然谁占上风可想而知,它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壁画这一类公共环境艺术则被“大众文化”分离出来,因为它不具备文化工业滚动的利润机制,没有流行的“大众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家庭的因素,不具备反复机械、复制、抄作、拍卖的条件,公共艺术似乎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20190601141133679

“大众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向社会平等迈进了一大步,但也产生着负效应。大量的流行音乐、平庸粗俗的电影、小报、期刊、卡拉OK等成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在人性的解放过程中,也使物欲和性欲都无限地放纵,心灵却落入无限的空虚和彷徨。它最多只有形式的自由,但精神世界被误导和扭曲,娱乐取代艺术成了大众文化的原则,艺术品只有成为能够消费的娱乐商品才有其存在的余地,但艺术的精神和生命在退缩。这种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反民主倾向:它使每一个成员成为大众的一分子,它将每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日趋标准化和统一化。大众产生了“大众文化”,又反过来被大众文化所塑造,其特征:看似自由,实则压抑,表面张扬个性,实则平庸无聊。权势话语依然大行其道,还自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代言人。由此导致许多地方公共艺术退步,就是一个例证。


公共艺术形式如壁画、雕塑,虽不具备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利润的客观基础,但它是公共的,它出现于公共场合,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具有广泛的公开性。从事实上看:公共性不是人的物质本性的产物,“一代代人来去匆匆,而这个共同世界却长存不没,不过,它只是具备了公共性之后,才能如此,正是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才能够吸纳人们想从时间的自然废墟中拯救出来的任何东西,并使之历经数百年而依然光彩照人”。①它不会是同一标准,它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站在一个不同的位置上来看,没有金钱的诱导,壁画艺术在向人们传达一个信念,一个传统,一个情景,一种形式美的时候,它就象一组琴弦横在每一个之间,任你弹出不同的音律。它纯粹出于人类生命的艺术需求和本能,出于审美意趣与冲动,表达内心的渴望与困惑,是人类爱与恨、痛苦与欢乐的真挚表达,因而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审美的、道德的、知识的、批判的等等,它是个性的张扬,是相对于权势的独立。


公共艺术与流行的“大众文化”的区别在于:被公共领域视为无关紧要的东西是“大众文化”的主题。大众通俗文化有一种魔力,个人隐私、生活小趣味被谈得津津乐道,它把爱推到悬崖的边缘,把铜钱挂在每一个人的窗口。“整个民族私人的东西,着迷的东西的这种扩大并未使这种东西成为公共的,并未构成一个公共领域,相反,它仅意味着公共领域已经彻底退缩了,从而在一切地方,宏伟被魔力取而代之。因为尽管公共领域可以是宏伟的,然而它却不可能是迷人的,之所以如此,恰恰因为它不能容纳无关紧要的东西”。②公共艺术也并不意味着专制极权的复活,私人性与公共性无法分割,当艺术家或艺术的欣赏者丧失了他们的私人主体的体验时,艺术的公共性也就丧失了,因为专制不具备公共性的本质。公共领域艺术更宜受到评论和批判,这正是专制所回避的。在公共领域中整个社会媒体透过媒体交换意见,从而对问题产生质疑或达成共识。因此壁画艺术由于它的公共性,必须从人类社会普遍情感中寻源泉,由于它的承载性,必然从人类文化遗产中挖掘和创新。由于它的严肃性,它不是肤浅的娱乐,它应把理想和思考带给观众。好的壁画艺术应在人们自由赏阅之间给人一种心灵升华的特有体验,在美感中给人以惊诧、震撼或静思。“在现代,公共领域的丧失的最明确证据莫过于人们几乎彻底丧失了对永生的本真关怀”。③“世界欲包含一个公共空间,它就不能仅是为某一代人的物质利益而建立的,也不仅仅是为活着的人设计出来,它必须超越凡人的生命大限”。④


描述